《寫在前頭》...



        笨學弟是我的高中同學,在高中時我們都一樣是班上倒數陣線聯盟,但笨學弟那時就開始看很多我認為很難懂的書,當我還很無知的只是煩惱會不會考不上大學的時候,他已經悄悄的閱讀很多我大學末期才想要看的東西。跟笨學弟很久沒連絡了,不過透過MSN又在畢業後跟笨學弟恢復連繫,能認識一個博學多聞的人真好,這世界還有很多我不懂的事情,能聽笨學弟解釋真不錯。



        笨學弟在我的推薦下看了《
無米樂這部紀錄片,以下這篇文章是笨學弟傳給我的感想。
這篇解釋了很多我不知道的農業脈落發展,大家可以瞧瞧,等我有空我會把寫到一半的感想寫出來的。


無米樂-台灣的農業政策作者: 笨學弟( 他說要用筆名 )

        在看完無米樂之後,心裡有很多的感慨跟感觸。故事中的場景-後壁鄉,故事中的人物-昆濱伯夫婦,其實就是台灣農村跟農民的縮影。在紀錄片中主要沿著兩個主軸發展,一個是台灣五十年來農業政策以及米價政策對農村發展的影響。另一個主軸是,作為一個農業古國,農業文化深深地鑲嵌在社會文化之中,人與土地的感情是那麼地自然又難以割捨。縱然賠錢也要持續地耕作下去。 



         台灣五十年來的農業政策基本上我們可以用一個天平的模型來說明。在天平的兩端一邊是農業部門,另一邊是工業部門,中間作為支點的是米價政策。由於台灣的農業生產是以水稻耕作為基礎,因此,直接影響農村收入的就是稻米的價格。政府以各種行政措施來控制米價藉此控制農村收入,以達到最終的政策目標-有效的控制農業部門和工業部門之間的勞力流動。 



        在國府撤退台灣初期,政府的首要工作是維持行政體系的穩定,汲取資源養活撤退來台的行政部門以及軍隊。在當時,農業是唯一的汲取來源,其他行業在大戰之後百業蕭條。因此,政府透過收取田賦,水租,圳川維護費以及肥料換穀政策從農業部門汲取出大量的稻米直接分配給政府公務人員,軍隊以及眷屬,穩定統治基礎。其中又以肥料換穀政策最為重要,由於台灣位處亞熱帶,必然要使用農藥。在農業生產中一年要耕作二到三期,地力耗損極大,也必然需要肥料。因此,政府藉由訂價過高的肥料強制換取農民手中的稻穀,藉由訂價過高的農藥進一步榨取農業剩餘。 
 



 


在初步穩定了行政體系、統治基礎之後,政府仍然持續的維持汲取性的米價政策,持續自農業部門汲取資源轉移到工業部門,促進工業發展。在以農業支持工業的政策背景之下,仍然必須採取汲取性的米價政策,使米價仍然維持在低價位,將農村的收入限縮在維持生活的邊緣。這在產業發展政策上具有雙重意義,藉由壓低農村的收入可以有效的將勞動力擠出農村,提供城市工業部門發展必須的勞動力。另一方面將米價壓低也有助於降低城市工業部門工人的生活成本,可以繼續維持有利於工業發展的低工資政策。  


 


就這樣米價政策在工業部門與農業部門之間形成平衡的槓桿,形成一方面是「推力」,另一方面是「拉力」。是將勞動力推出農業部門的「推力」,也是將勞動力拉入工業部門的「拉力」。在經濟景氣繁榮的五○年代、六○年代,壓低米價使農村收入縮水,將勞動力轉移到工業部門配合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經濟不景氣的七○年代中期,調高米價,改採支持性的米價政策。設立平準基金,保證稻米的最低價格,將市場上低於這個價格的稻米全面的、無限制的收購。使稻米的利潤率保持在百分之二十,將經濟不景氣時工業部門的剩餘勞動力「拉」回農村。以避免不景氣時在城市中必然發生的犯罪、色情、遊民問題。 



        在經過五十年的發展之後,台灣的經濟發展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在這個過程中,農業部門-農村-稱職的扮演了產業後備軍的角色,提供城市工業部門經濟發展必須的勞動力,也做為工業部門在不景氣時收容剩餘勞動力的儲藏庫。從這個發展規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農業政策始終都是扮演著配合主要經濟發展目標的工具性角色。在需要汲取資源的時候採取汲取性的低米價政策,在需要收容剩餘勞動力的時候採取支持性的保證米價政策,設立平準基金。 



        在進入八○年代之後,工業部門持續發展,台灣的經貿網絡與國際經貿體系日趨緊密。農村的勞動力幾乎已經完全轉移到工商部門,農村只剩下老人跟小孩。在工商部門持續發展壯大的情況下,政府調節不景氣的工具日趨多元靈活,農業部門作為產業後備軍的角色持續弱化。最終,「稻米開放進口」成為加入WTO的交換籌碼-政府從農業部門榨出最後的剩餘價值-也因此後壁鄉自民國九十三第二期稻作之後遭政府強制補償休耕! 



        在政治的場域裡,不管是日據時代、威權統治時代還是新政府時代,農民始終都是弱勢的一群,無奈、無力只有認命!在台灣的西部平原地區,面對同樣困境的農村比比皆是!在故事的主人翁-昆濱伯-身上我們看到人與土地的親密情感,農民靠土地吃飯,看天的臉色耕作。縱然每年都賠錢,縱然這樣的工作吃力、辛苦又不討好!仍然要持續的耕作,直到再也做不動的那一天!
   


 


參考書目:政治經濟學分析(本書的第三部分:米價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蕭全政教授 














-----

india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一直相信人是健忘的。對於很多事情我們左耳進右耳出,一切總是迅速的被我們遺忘,尤其年紀越長這種情形越嚴重,也許我們腦內的硬碟空間隨著年紀增長逐漸被佔滿,無法再記下什麼事情。然而,我們的硬碟空間到底都放了些什麼呢




      仔細搜尋了一下我的硬碟空間,看似空無一物,但找著找著,我發現經由一張張照片,一首歌,零星的兩三本書,一個小櫃子,一個小家電,一條很久都沒再去走的路,一個小攤子,一個小轉角,甚至一間已經轉手換人經營的店
,隨著一樣樣鮮明具體的物件掀開了一些塵封已久的記憶。




每當在整理東西的時候,我很容易看著一樣樣東西陷入一種回憶的氛圍,某種程度而言,我十分的念舊,著迷於很多東西後面的小小故事。喜歡跟以前的同學回到以前常去的地方,然後在那個空間之中細數著我們曾經做過的事情。關於台中一中街那個賣炒飯貌似鄭少秋的老闆,關於那個老是幾百塊亂喊的香香自助餐店老闆,還有那個風雨飄搖的風雨走廊,無數個夜晚上完課大家一起走下山的情境,還有以前那個大家隨意坐在大門階梯上的新聞館。在熟悉的空間下更容易讓我產生一種懷念的氛圍,在這空間裡發生的所有事情突然鮮明的展現在面前,這可能也說明了為何新聞館改建後我會如此難過,總覺得有段回憶被不經意的剝奪了。這些記憶如同陳年老酒般,越陳越香,喜歡在悠閒的時候突然心血來潮和老朋友相聚喝上這一杯陳年好酒。或是一個人突然造訪那些地方,靜靜的坐著,獨自品酌。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性格,我很清晰的記得跟以前喜歡的男生相關的種種事物,包括以前常和他相遇的樓梯間;開始喜歡上他時流行的歌曲;他曾經送我的東西;更清晰記得跟前男友一起去過的許多地方。在剛分手初期,這些揮之不去的記憶散佈在台北的各個角落,甚至遍及很多其他地區,我曾經很懦弱的完全不敢去踏及這些地方,讓自己寸步難行,走在台北幾乎每個地方都是我的禁區,我無力反擊只能節節敗退。不敢去聽一些歌,不敢去看一些影展,不敢去一些地方….然而隨著時間移轉,突然發現自己可以開始慢慢走入這些地方,在這些地方繼續拼蓋我新的回憶,勇敢面對可能會再相遇的他。但我知道在我內心的那塊Sorrow Zone是不會如此輕易消失,我只能把它小心藏好,沒事不要任意闖入。



        我相信人的內心都有塊
Sorrow Zone,無法像其他記憶般美好香醇,不過也許它的存在襯托出其他回憶的甜美香濃,那麼請讓我好好鎖上這塊地區,成為我硬碟裡的隱藏檔吧So please, do not invade upon my sorrow zone.












india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 Oct 28 Fri 2005 09:42
  • 遣散

        上星期五午后,一股詭異的氣氛在公司抽煙區蔓延開來,組長靜靜的告訴S同事公司要fire他的消息。其實在兩天前我就被組長告知S同事即將被公司fire的消息,內心掩不住的驚訝,雖然早就知道他近來在公司的表現讓一些客戶不是很滿意,但我總覺得有商談過也許會有轉圜的餘地,沒想到後來主管的決定是fire他,心上有一點惋惜,不過事後想想,如果公司的case讓他這麼沒勁,其實也沒什麼值得留在這邊的意義了,也許他出去外面可以接些自己喜歡的case,重新找回他對動畫的一點點熱情快樂都好。




        我本來想像離職這件事情可能會等到月底才會發生,沒想到事情發展飛速,S同事在當天就開始收拾東西走人了,整個下午的時間開始和主管們討論他的遣散費事宜,還有關於勞退舊制新制的問題,第一次感受到生動的勞資方對立協調,事情後來談得如何我並不是很清楚,雖然我向來覺得我們公司不是很無情的單位,整個小公司氣氛還不錯,不過我還是支持他,該拿的還是一定要拿,這是他為這間公司奮鬥這麼多年來應得的。最後陪S同事去吃了頓簡單的晚餐,他說其實他早就在準備這一刻,就目前而言他對公司等於已經是沒有價值的人了,沒有case做不能賺錢,對公司而言他就是無用的人。 

        

        所謂「價值」這件事情讓我在回台中的火車上思考了很久。到底一個受雇於人的小小上班族對於公司的價值是如何定義?而我們又怎樣定義我們自己在這個社會的價值?是靠著你能幫公司賺得多少錢決定你的價值?而我們是以領到的薪水來界定自己的價值?隨著各人薪水的LEVEL程度來定位我們在這社會的價值嗎?我情願相信事情並非如此簡單,我們個人的價值也不該用如此殘酷的方法被定義才對。人生的意義不是只有工作消費而已,人生的價值不應該是這樣草率的用貨幣定義才對,無論如何,我拒絕我的人生價值被這樣被膚淺的定價。  

        

        我的人生不該只是努力工作,所有的價值不該建築在工作之上,更不應該構建在貨幣上。那我的人生該是怎樣呢?那是這之後要思考的問題了。












india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跟很多人一樣,在911事件發生的時候萬分震驚,看著新聞上的畫面不敢相信那是真的,當時的我才從紐約回來沒多久,覺得紐約一切美好,怎麼會有人發動這麼激烈的攻擊去傷害任何無辜的人呢?我心上滿是不解忽略了我所認識的世界是如此狹窄單一。



        911事件無疑帶給這個世界劇烈的衝擊,也著實賞了美國大老鷹一記大巴掌,甚至有學者認為它帶給全球一個新的局面,全世界即將迎向後911時代。不過我不是學者,沒有很深的立論基礎,我只是一個透過電影,紀錄片企圖在911事件後去探索那未知世界的閱聽者,在
911事件簿 這部紀錄片中我第一次知道1973年的911美國中情局在智利策動的這場政變,我心上感到激動又生氣,我知道我無法做些什麼,只能讓更多人知道有這件事情,期待他們會在台灣這個過度親美的環境中有些不一樣的觀點出現。我不知道這件事情被塵封了多久,也沒有看過任何關於智利一般民眾對於這段過去的回應,當然這也許跟我資訊不夠發達有關,所以當《 那年陽光燦爛 這部電影出來時,我很開心。 



        不過也許是我抱持太多期待心情,一心以為導演會更多加著墨當時事件的來龍去脈,看完後才發現,其實導演並沒有想要參雜這麼多政治意識在電影裡頭,或許我該用更單純的心情去看待這部童年經驗電影,它只是一段關於我朋友Machuca的故事,不過恰巧在那個時空氛圍下,小孩子以他們最單純的眼光來看待這個詭譎的時局,在那個階級意識還沒有沉重分化他們的年紀,也許人生只是開心的吃煉乳,開心的騎腳踏車,開心的在遊行陣中跳呀跳﹔然而殘酷的事情來了,就當外力強行介入這場友誼時,小男孩被迫強調他的衣著以保命時,童年也就隨之再見,但再見後呢?



        看完電影後我腦中不斷浮現一段國小四年級發生的事情。國小五年級前的我是個每天被媽媽打扮的整整齊齊,衣服穿的漂漂亮亮去上學的小女孩,功課也一直不錯,常常有當班長的機會,有時康樂活動課,我還會上去彈風琴伴奏。當時的我人緣一直都不錯,以一般的標準而言,我應該算是個家裡環境不錯,而且討人喜歡的好學生。記得那時有堂課不知道為什麼需要我們帶家裡的娃娃來學校,印象中我帶了一個很漂亮的娃娃到學校,在那堂課我把它擺在講台上,下課後突然有個男同學跑到講台前拿起我的娃娃,我當下直覺就跟他說:
「不要亂拿我的東西啦!」沒想到他很生氣的丟下我的娃娃,狠狠的說:「你的娃娃有什麼了不起的,你以為功課好家裡有錢( 雖然我們家眞的沒有很有錢 )就了不起喔!」,之後他跑走了。 



        我跟這位同學一直同班到畢業,畢業後就再也沒聽說他的消息,不過我卻仍然清楚記得他的名字。他應該不知道他這段氣話讓我難過了很久,甚至在默默之中影響我極深,我從不知道自己在別人眼中是這樣的感覺,也不知道我帶來的漂亮娃娃,裝扮的整整齊齊,考試成績亮眼會讓一個男同學對我產生這麼大的敵意,他的這段話讓我在國小五年級的時候,下意識的剪掉我的長髮,不再穿媽媽買的可愛洋裝,開始跟老師保持距離,開始很排斥媽媽要我唸書,我當時只是天真的想變成跟以前的我完全不同,想證明給那個同學看我並不是家裡有錢功課好的好學生,我只是一般同學而已。不知道是不是在那刻起,我的童年也再見了呢?  



        事後回想起來到底是怎樣的環境讓還是孩提的我們對自己週遭的同學產生階級?是大人建構的世界默默的操控了我們?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在那之後,我開始陷入更可怕的分門別類世界,透過成績篩選我一步步來到了這裡,但進入了社會後呢? 我們是不是也開始繼續這個輪迴? 當童年再見之後,我只希望我不要忘記那天的難過。  



       這世界很多事情是不平等的,但別忘了不平等也是我們造成的。



       電影官方網站http://www.atomcinema.com/machuca/



 


 



 


 












india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記得小時候,我是一個每次遠足都會暈車的傢伙,總覺得車子有股奇怪的味道,每次坐車都會頭暈。上了國中後,每天搭公車上下學,漸漸的發現自己竟然不會暈車了,原來我的半規管早就被台中客運的司機訓練有素,不管高速行駛,急速轉彎,急速煞車,我都已經無動於衷,仍在車上穩若泰山。


        那時不常有一個人搭遠程車的經驗,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國三外公身體狀況很不好的時候,我一個人被留在台中考試,晚上回家突然接到媽媽的電話說外公情況不樂觀,要我馬上坐車到基隆,她們會到車站接我。事後想想那時心理還是有點害怕,不過故坐鎮定的去買了票,那時也沒有手機,一路上只有我一個人,一路上也不大敢睡覺,只覺得基隆和台中隔好遠。


        不過上了台北唸書後,開始常常有一個人坐車的經驗,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一個人坐車的感覺。在一個坐車的旅程感覺可以想很多事情,如果幸運的坐上火車,還可以看本書,或是偷偷觀察身邊上車下車的人,期待會有帥哥坐在你身邊﹔有時喜歡坐夜車,一覺睡醒就到台中。我喜歡從容不迫的去搭車,通常就穿很寬鬆的衣服,披頭散髮只帶了頂帽子,帶上我的iPOD,買杯飲料防口渴,如果搭的是火車的話,我會帶本書或是買一份很沒營養的報紙或週刊,選在窗邊的位子脫掉鞋子靜靜的把腳伸起來,怡然自得的享受這段旅程。不知為何,很喜歡這種移動的氛圍,能夠這樣靜靜的坐著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等待的過程總讓我充滿期待,即使目的地只是回家或是回台北工作。


        不明原因的喜歡這樣的移動過程,就像喜歡看些電影主角在火車上靜靜看著窗外移動的畫面,每每看著這樣的旅人就會不經猜想她們背後的故事。喜歡這種從容的旅人姿態,一切真是個波西米亞」。

 



 

 



PS.不過還是有點怕坐飛機,由於不明原因的懼高症和起飛時難過的耳鳴使然,無法怡然自得的享受這種高級的移動方式,但,還是硬要出國玩。














india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之一。


今天凌晨睡覺的時候突然想翻身,但突然覺得身體很重,有被壓住不能動的感覺,瞬間馬上清醒了一下,心想「平時不信鬼神的我,難不成碰到了所謂的『鬼壓床』?!」,半信半疑的同時起了身馬上聽見清脆的一聲「喵」,原來,LEBO一直很爽的睡在我背上。唉,小笨貓地震時不提醒我就算了,還很爽的睡在我背上。

之二。

  
前幾個月狂加班的某個夜晚裡,半夜兩點多心酸的騎車回家時,突然身邊有台紅色的敞篷車呼嘯而過,在基隆路和忠孝東路的十字路口停在我旁邊,我冷不防的向這台囂張的敞篷車看一眼,下意識的想罵他們:「飆這麼快還不戴安全帽,小心警察開單呀」到回家了我才想到,開車幹麻戴安全帽。唉,一個笨。   



 


之三。 

這是關於陳媽媽的事情。節錄上星期我跟我媽媽的電話內容。 

( 註:談話背景為陳媽媽為了大女兒的婚禮事情跟大女兒意見不合 )  

陳小女:我說呀,婚禮的事情你就交給姐姐弄就好了,你不要在那邊瞎操煩 

陳媽媽:我哪有瞎操煩,你都不懂,這些事情真的很麻煩啦 

陳小女:所以我說你不要去煩這些事情,你只要想你婚禮那天要怎樣變成最漂亮

                的新娘媽媽就好了,其他事情都不要自己多操煩嘛


                 ( 以為自己幫陳媽媽導正方向,沒想到

陳媽媽:漂亮新娘媽媽?我怎麼變成漂亮新娘媽媽?你爸爸每天都帶我去爬山,把

                我弄得又黑又醜,我怎麼當漂亮新娘媽媽?你們都不懂啦
( 掛電話 ) 

陳小女:( 一個無言,但這是我媽媽。 )

                        最近身邊發生一些笨到無言的事情,寫於無聊的秋天上班閒閒天。



 


 












india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從小到大,很多人都說我的個性很男性化。關於這點我不否認,仔細分析我的一些習慣特質,確實有很大部分比較偏向大家既定的男性特質,不過當我嘗試以x果日報的表格模式條列下來,我得到了下面的這張表格:





























從以上表格我們可以發現,或許應該換個說法,應該說我個性比較中性才對。 




        最近跟幾個朋友不約而同討論起這個話題,一位男性友人認真的對我說:
「我覺得你身上可能散發出過多的中性基因,讓普遍男性都覺得你可能不需要保護,一個人可以很獨立。雖然你男性朋友眾多,但是,男性朋友通常都是心情煩悶的時候找你喝酒聊天,但你要知道男生是一種天性希望自己比較強的生物,當一個男性心情煩悶脆弱的時候,你出現在他身邊是沒有用的,充其量他還是把你當成兄弟而已。」聽完這段話,我當下完全沒有反擊的能力,似乎也只能點頭說是。「過多中性基因?」「常與男性喝酒聊天?」「多數男生與我稱兄道弟?」沒錯呀,這每一點都是我的寫照,但這就是我也沒什麼辦法好改變的。

        另一個女性友人幾天前絕望的跟我表示,這年頭男人不會欣賞過分獨立的女生,像我們這種個性獨立中性,不會撒嬌的女生註定是要組成一個養老社,不會受到台灣男生的青睞,當下我也不知道如何讓她振作起來再度相信自己的感情人生。包括我娘,也常常在電話中些微透露出她的一點不安,「妳都不去交個男朋友?你就是太有想法個性太獨立任性才會這樣」,當下的我也回答不出什麼話來,難道這一切就都是我的錯?但我就是這樣,也沒什麼辦法好改的,而且,我。也。不。想。改。

        雖然在跟男性友人聊完的當下,我曾經絕望了一下下。為何大家總會把這些特質界定為男女差異?總把既定的概括形象套在每個人身上?大家在尋尋覓覓感情的另一半一定要從這種模式開始嗎?男生就應該保護女生? 女生就該被照顧?我期待的是一種互相為伴,彼此照顧的感覺。每個人都有些特質,誰說男生一定要不害怕蟑螂,在家遇到蟑螂時就要英勇的撲倒它?誰說女生一定要會做菜,男生負責洗碗之類的?為何男女關係之中一定要誰強誰弱,或是誰獨立誰依賴?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特質,能不能期待一段互相照顧,個性配合或是互補的感情關係呢? 




我向來不認為自己是個完全獨立的人,雖然目前看來我可以自己處理很多事情,一個人生活的好好的,但是某些部分處理的極糟。譬如,我常常忘記繳交帳單,無法精密的算錢,有嚴重的填表格障礙,有時突然很容易感冒或腸胃炎,小事情也許很糊塗,細節容易忽略。這一切也許都是外人不了解的,但是因為現在沒有一個可以信賴依存的人,所以我還是勇敢的面對這些事情,試圖把它們處理在及格的邊緣之內。關於我體內過多的中性基因我也不想否認,因為這些都是我,目前只想真實的面對我自己。如果因為這樣我注定一輩子都得這樣面對世界的話,我會試著更堅強的把那些勉強及格的事項處理到70分,然後更快樂自在的一個人生活著。如果真遇到那個人,我期待的是一種company的感覺,而沒有誰依賴誰獨立的差別。我想是那種「親愛的,我可以幫你打蟑螂」的感覺吧



                                                 謹勉勵所有的「
中性人」。



 


 












india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 Oct 14 Fri 2005 09:14
  • 太多

這首歌的歌詞真是直擊我心....





       
太多

 



Composed by 曲  陳綺貞Cheer

 



原詩作者 鴻鴻Hung Hung    

 



 

 



喜歡一個人孤獨的時刻

 



但不能喜歡太多

 



在地鐵站或美術館

 



孤獨像睡眠一樣餵養我

 



                                                                               

 



以永無止盡的墜落

 



需要音樂取暖

 



喜歡一個人孤獨的時刻

 



但不能喜歡太多

 



                                                                                

 



喜歡一個喝著紅酒的女孩

 



在下雨音樂奏起的時候

 



把她送上鐵塔給全世界的人寫明信片

 



像一隻鳥在最高的地方

 



歌聲嘹亮

 



喜歡一個喝著紅酒的女孩

 



但不能喜歡太多

 



 

 



喜歡一個陽光照射的角落

 



但不能喜歡太多

 



是幼稚園的小朋友

 



笑聲像睡眠一樣打擾我

 



我們輕輕的揮一揮手

 



凝結照片的傷口

 



我喜歡一個陽光照射的角落

 



但不能喜歡太多

 



喜歡一個人孤獨的時刻

 



但不能喜歡

 



太多

 













india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